昆山市规划局
陈立新:昆山市高新区规建局、副局长、规划师
张银龙:昆山市周市镇文联
杨汉生:《新张浦杂记》作者、昆山论坛BBS活跃人物
邵卫花:昆山市作家协会理事
陈益:民盟昆山市委副主任、苏州市散文学会副会长
高海斌: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董事、馆长
宋磊:锦溪镇马援庄村村支部书记
张汤豫:采访、构成
回首一年·展望未来·八种视线里的昆山规划
2014年过去了,我们在这座城市里做了什么?2015年到来了,这片热土之上又将发生什么?
规划像一声响亮的号角,城市建设,规划先行。规划又像无形的空气,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从城市,到乡镇,到农村,你呼风唤雨或一无所有,规划永远影响着你生活的方式。
本期“规划图景”栏目,我们邀请到八位单位和个人,他们分别代表政府机关、参政人员、企业、文化艺术界以及网络的声音。他们在昆山各自经历了怎样的一年?他们眼中规划的意义又在哪里?这些问题如果相互碰撞,想必会是十分有趣的场景吧?
张汤豫:很多人觉得规划是很虚的东西。说直白一点,造好一座房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大部分时间人们看到的只是一张张规划图纸,在您们几位眼中,规划,到底承载着什么样的意义?
邵卫花:身为一位作家,我眼中的规划不仅仅是一份份造楼计划书。我更看中规划对城市精神美的指引。一座城市和一个人一样,要有外在美,更要有内涵美。外在的美并不稀奇,有钱谁都能造好看的建筑。而通过巧妙的规划保存历史文脉,让传统美德的光芒时常在市民心目中绽放,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更难能可贵。
陈益:我认为是两点,既要保留城市记忆,又要开拓城市空间。规划部门总是面临很多困难。做好一个完善的规划需要这座城市全社会阶层的理解和支持。
陈立新:让每个昆山市民都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答案,其实也是我们规建部门的一项职责。昆山的规划建设工作目前还缺少一个看似细小实则很重的细节,那就是一个规划成果展示馆。群众可以在这个免费开放的展馆里看到我们这座城市二十后至少90%的样子,这样,群众和规划的距离将会更为拉近。
张汤豫:在《昆山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中,昆山20年规划的蓝图徐徐展开。这其中的2014年,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昆山市规划局:在城市规划专业林林总总的规划分类中,总体规划提纲挈领,最为重要。前些年昆山经济持续着强猛、令人惊叹的增长,人口每年也20-30万人次地激增。这两年中,由于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昆山经济的增幅也趋于正常、健康的中高速。2014年是一个转折点,至此,2009-2014年的近期规划圆满完成,2015年开始,我们将迎来一段时期的新常态。
张汤豫:在这个时间点上回头看看昆山城市化的进程,我们走的是什么样类型的一种城市化,我们的城市和乡镇、农村之间的关系在这种进程里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高海斌: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薄弱的产业结构基础上,昆山却走出了一条突破性的城市化道路,关键就在于“农转工”战略的提出和坚定不移的执行。但从长远来看,我认为未来的城市化之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互补功能结构,走“生态城市”道路。
在城市化进程中,发达的工业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带来了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待。现如今,我们倡导“低碳生活”,在我的专业(解剖学)中,乡镇和农村就是城市的“肺”和“肾”。它使我们的天更蓝,云更白,水更清。这些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财富。
杨汉生:站在昆山高速发展的列车上,回望城市化的进程,我们的城市、乡镇和农村都在逐步发生着变化,一条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城市化道路正在铺开。在这条城市化的道路里,城市、乡镇和农村分别扮演着推动与被推动的角色。昆山的发展从城市到乡镇到农村,从农村到乡镇到城市。以城市的发展促进特色乡镇打造再到促进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村建设强化特色乡镇的打造再到推进城市生态转型。
张汤豫:2014年,昆山提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推动城市的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规划建设部门发挥力量的战场何在?
昆山市规划局:五位一体的格局并非凭空塑造,其内在拥有紧密的逻辑关联。生态建设,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基础。没有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吸引投资的名片,也不可能形成长久可靠的模式,这样,一切就免谈。生态建设也是和规划部门结合最紧密的一项工作。预留生态用地,搞好生态规划,这样才能为经济建设打好坚实基础,给文化兴盛铺就肥沃土壤,而在这样的土壤之上,我们追求的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还会遥远吗?
陈立新:建设部门的主战场在社会环境的构建上。昆山作为一座城市的定位和职能已经由原来的小城市转变为了服务大量移民的大城市,各项市政设施的改造是我们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尤其是昆山的城北和老城区,道路的翻新,医院、学校的建设,目前都在我们的日程表上。
张汤豫:整个2014,昆山规划的关键词是什么,您们心目中2015的关键词又是什么?
宋磊:我心目中2014的关键词是“城市路网”、“区镇联动”。以中环为标志的城市快速道路在全市人民身边崛起,城市路网体系的规划建设,体现了我市解决市民交通出行问题的决心。随着昆山旅游度假区的落成,政府加快了简政放权,统筹发展的步伐。
2015年的关键词应该是“融合”。通过文化这个软件把城市、乡镇、农村(三位一体)有效融合在一起,综合展示昆山整体新貌。
陈立新:高新区的关键词就是一个“新”字。因为定位的特点,我们容纳了很多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产业的利润创造能力目前来看可能没有传统行业高,但是它的前景非常可观。另外,老城区的升级,也需要新观念、新政策作为辅助和支撑。
张汤豫:昆山的乡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宝库。规划一词看起来高高在上,行之于区镇,则必须与在地的特色紧密结合。从这一方面讲,乡镇规划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昆山市规划局:昆山的乡镇规划被纳入了昆山市总体规划的范畴之内。也就是说,昆山的乡镇并不直接编制各自的规划。有人会问,这样的规划,可以和乡镇本土资源紧密结合吗?答案是能,而且效果更好。因为比起北方城市来,昆山的土地范围小、内核紧凑,每个乡镇独立编制规划,会造成很大的机构动能浪费。将乡镇规划纳入总规的范畴,确保乡镇规划有一个宏观、整体的控制,我们为每个乡镇量身打造的规划指导细则,也能更科学地把握不同的脉络,塑造每个区镇独一无二的外在形象与文化内涵。
张银龙:区域规划,划分不同的服务功能,其中给予传统文化以重要的位置。比如,周市的“振东侨乡”,苏南地区唯一的侨乡,几十幢民国建筑基本保存完好,这在全国来说也是极为少见的,具有相当的人文价值。为此,昆山市政府把振东侨乡列为市级文化控保建筑,决定进行保护性开发,拨出专项资金,分期分批修缮现存的侨乡民国建筑,使振东侨乡原貌尽显。
杨汉生:乡镇规划之于乡镇特色的体现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乡镇在规划是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注重乡镇整体规划,全盘规划乡镇居住区、商业区、政府办公区和居民休闲区等;二是注重历史古迹的保护,包括古街的保护、修缮与开发,古建筑的保护与改造等;三是注重乡镇与城市和农村及周边乡镇的衔接,在这里尤其重视交通工具的配套,规划合理的交通路线,特别是下属农村到乡镇的公交,要有合理的班次和合适的车辆大小,不要流于形式。
张汤豫:昆山旅游度假区成立之后,旅游规划、旅游开发是诸多区镇的重要工作。您心目中,自己家乡区镇的旅游蓝图应该是怎么样的?
高海斌: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内的人想逃出来。”这是《围城》中的话,城里人想“逃出来”,逃到区镇、乡下,去干什么?是要避开城市的喧嚣生活,过清闲日子。周庄是千年古镇,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正是百姓向往的“世外桃源”,是休闲养生的好去处。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我觉得不是人才,是健康。如今身边有太多得癌症的例子了,而我小的时候癌症还是个稀罕物。只有身体和精神健康,你才能享受生活。生态休闲养生旅游是百姓所需。而如何打造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的天堂,是我们周庄旅游工作者的一个梦想。
邵卫花:我是土生土长的淀山湖金家庄人。金家庄是湖中半岛,三面环水,景色瑰奇。其实昆山旅游度假区每一个镇都有自己无法替代的独家旅游资源,对淀山湖来说,这个资源就是湖水。除了围绕湖水做文章,我们淀山湖明年还将开发唐末农民起义军屯兵遗址度城潭,进一步丰富淀山湖的文化内涵。淀山湖的特产是黄桃,黄桃好吃,桃花也好看。我个人对淀山湖的赏花之旅还是满心期待的呢。
张汤豫:昆山市区已经承载着太多的人口。住往区镇,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个趋势,如何诱导这种趋势?承接这种趋势?目前,又是什么因素延缓迟滞着这种趋势?
陈益: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随着交通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住在区镇或城郊,享受更好的生态环境,这符合国际潮流。
不可忽视的是另一面:城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如何改善?这几年政府投资作了旧小区改造,惠及百姓,值得点赞。但是老城区还有盲区,还有被遗忘的角落。关注城市转型升级的人,不妨去小虞河西岸、苏州塘、大西门地块这些地方去看看。
陈立新:如何给老百姓打造一个适宜居住的环境是我们最重要的职责。我们努力想要做到的,是你在昆山高新区买5000一平的房子和10000一平的房子,享受到的社会服务没有任何差别。乡镇在进步,市区也在进步。我十分欣赏新加坡的居住理念和城市格局,也就是我们现在提到的这个趋势——居住向郊区,工作向市区。昆山高新区不单单只承载着创造财富价值的功能,随着万达、金鹰等商业体的入住,城市的休闲娱乐功能将更进一步强化。
张汤豫:昆山讲现代都市农业。这种听上去非常“潮”的农业模式和传统农业经济的区别,在您们所处的区域,体现在哪里?
昆山市规划局:传统农业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农产品的供给,而现代都市农业的主要功能除了农产品供给以外,还具有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明传承、教育等功能。其中生活休闲的功能是指从事农业不再是传统农民的一种谋生手段,而是一种现代人选择的生活方式。农业的新生形态促使了从业者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原本的自己自足者必须转变为经营者。
宋磊:目前我们锦溪全力打造的锦溪农业生态园致力于打造集农业生产、观光、体验于一体的水上田园,通过万亩良田、高效渔业、欧根尼克有机农场、农业技术孵化中心、渔业科研基地、农业展示中心的打造,深入挖掘特征、引入创意,实现农业与休闲产业的结合,形成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度假、农业观光、餐饮娱乐于一体,以水上田园的肌理形态、花田渔林为特色的农业生态园区。
张汤豫:昆山的农村非常耐看,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城市越来越漂亮,农村越来越现代,几十年后,新一辈的人是否会遗忘祖先留下的财富,我们的规划,应该怎样扮演一个“稻田里的守望者”?
张银龙:这里我举个例子,周市镇城隍潭村,历史上称为尉州村。因为地处偏僻,至今基本保存了原来的面貌。以前,被政府列为农田保护区,最近,镇政府打算申报古村落保护。那么问题来了,如何保护?维持原状就叫保护吗?恐怕不正确;还是开发旅游叫保护?看有些地方,连进庄也要收费,叫人觉得不是个滋味。我们的眼光应该放得远一点,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经济利益上。作为文化人,我们应当扮演一个“稻田里的守望者”,把根扎在农村;作为基层领导,更应该带头做一个“稻田里的守望者”,把目光瞄准农村。
邵卫花:当代人习惯于城市或城镇的生活,各种便利堆砌而起的人生往往伴随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就连我这个农村人,在镇上生活久了,现在有的田间作物也不认识了。一代代农村人背井离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农业情怀的消亡。要留住美丽的田园牧歌画卷,除了规划者要为城市留下一块块庄稼地,我们自身对下一代的亲农教育也非常重要。
张汤豫:随着昆山“美丽村庄”的建设和昆山旅游度假区的兴起,乡村旅游的线路逐渐爬上了背包客们的地图,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文化背景?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如何与昆山本土市场结合?
陈益:旅游是一种文化审美活动,必然求新求异。在江南水乡的生活方式渐渐消失的今天,硕果仅存的乡村被人们珍惜,令人有喜有忧。依我拙见,“美丽村庄”并不适合迅速推向市场。当村民的正常生活被旅游大巴、电子喇叭和饮料瓶所打搅,村庄还会美吗?何况,门票和服务收入很可能抵不上基础设施的投资。
宋磊:这一现象的背景是近年来政府对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不断完善相关旅游配套产业,很多配套从无到有,从有到精,通过稳步发展,打造区域精品形象。正如陈老师所言,“美丽村庄”推向市场的过程不能只求快。我认为比“快”更重要的是“诚”。坚持一颗诚心不断锻造,让我们背包客有更良好的空间,更亲近自然、更亲近纯真,更了解自己。
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35年专注生物塑化标本制作及展览展示,全球巡展10年,传播健康科普知识,全球4000万人次的肯定。让您近距离观察自己身体的构造,进而更知道如何“珍惜生命、关爱健康”。去周庄旅游,当然要看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
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微博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