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鲸鱼不是鱼!”8月18日,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科普服务队受邀为吴江桃源镇居民开展“《鲸奇世界》生命科学阅读”主题科普活动。该活动由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社会治理和社会事业局(文体旅)、扬子晚报共同举办。活动中,在科普讲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生物塑化标本,了解鲸的种类与差异,解密生物多样性的起源,感受生命演化的神奇与壮美。
下午1点45分,距离活动正式开始还有一刻钟,在桃源镇灶家浜村桃红小院内,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科普讲师冯之远正在布置课程所需要用到的教材与教具。早到的孩子纷纷围在冯老师身边东张西望,“哇,鲸鱼竟然有这么多种类”、“这是蓝鲸我知道!”……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无不透露出对这次科普活动的期待。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鲸鱼,那么鲸鱼究竟是不是鱼呢?”冯之远老师用一段富有启发意义的开场白正式开启了此次活动,小朋友们瞬间分为两个阵营,有一部分坚持认为鲸鱼是鱼的,也有认为鲸鱼是哺乳动物的。在大家争论时,冯之远老师顺势引出了本次课程的第一章——鲸奇历程。通过讲述一头名叫“洋洋”的抹香鲸所经历的搁浅、死亡、运输、解剖、生物塑化等过程,向孩子们普及了塑化标本这一概念。
制作巨鲸“洋洋”的塑化标本,需要用镊子和手术刀,一点一点将鲸体分割,经过严谨、复杂的塑化,再天衣无缝地一块块重新组装起来。“在洋洋‘复活’过程中,创造了‘第一只被塑化保存的抹香鲸’、‘世界上最大的塑化标本’两项世界纪录。”冯之远介绍道,总历时将近5年,累计花费了25.5万个工时,用坏的手术刀片就有138公斤,总数达20多万个。当孩子们看到这些数字时,无不感到震惊,纷纷赞叹科研人员的敬业与不易。
在鲸鱼塑化标本的基础上,冯之远向孩子们介绍了其实“鲸鱼”并不是鱼,而是一种形态像鱼的海洋哺乳动物,并分为须鲸和齿鲸两个种类。通过对比鲸鱼与鱼的呼吸方式、心房心室数量、尾巴生长方向的不同等,让孩子们清晰地了解到鲸鱼与鱼的差异。桃源小学六(1)班的孙虔芸惊讶地表示:“原来,鲸鱼和人一样有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而且也同样是靠肺呼吸的。”
随后,由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暑期返乡大学生朱益瑶,在公共阅读空间为小朋友们导读荐读了《巨鲸传奇》一书。接下来,便是小朋友们非常感兴趣的蝴蝶标本书签DIY制作环节,冯之远先向大家展示了几种蝴蝶塑化标本,带领孩子们区分蝴蝶与蛾的区别,并通过视频展示了蝴蝶破茧成蝶的全过程。在发放镊子、蝴蝶标本、植物标本等DIY材料时,小朋友们纷纷屏气凝神,生怕一口气吹翻、弄坏轻脆的标本。
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小心翼翼的将蝴蝶标本放置于书签正中央,用镊子轻轻拨动使两翅展开并左右对称,再加上植物标本作点缀。压实、打孔、穿吊坠……很快,一个个精美的蝴蝶标本书签便制作好了,大家纷纷拿着自己的作品与同学交流分享,并表示“以后要注意保护自然,为鲸鱼、蝴蝶等生物提供优良的生存环境。”
桃源镇党委委员陆艳表示,此次活动向青少年群体普及了奇妙的自然科学知识,激发起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让孩子们意识到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同等有趣和重要。同时,让孩子们懂得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亦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与多样生物近距离的互动中,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敬畏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